gujin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唐.司马贞《索隐》引《三辅故事》:“建章宫承露盘高三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金茎玉露”是指汉宫中铜铸仙人手掌上承露盘中的露水。后常借以吟咏与皇帝宫廷有关的事,或用比佳酿。唐.杜甫《秋兴八首》:“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金茎复难见,寒露落空中”。元.乔吉〔双调.水仙子〕《菊舟》:“驾银汉星槎梦,载金茎玉露酒。”
【金茎】: 1.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文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李善 注:“金茎,铜柱也。” 唐杜甫 秋兴诗之五:“ 蓬莱 高闕对 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明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香飘玉鼎晴烟细,日照金茎丽影移。”2.指承露盘或盘中的露。 明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五折:“泼阳乌放威刚此时,渴病争如是。倾将石髓流,胜却金茎赐。” 清姚弘绪 送阎荆州终养归中州诗:“霞
【玉露】: 1.指秋露。 南朝齐谢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 唐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 气萧森。”水浒传第三十回:“炎威渐退,玉露生凉;金风去暑,已及深秋。” 王大觉 题顾悼秋悼秋盦图诗:“帘外银河淡,琴边玉露清。”2.喻美酒。 元顾瑛 水调歌头·桂词:“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清方文 偶过玉海小饮诗:“火烧玉露色香减
得马折足:
源见“塞翁失马”。谓因福得祸。宋 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得马折足祸,亡羊多歧悲。” 见“得马生灾”。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