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谓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政。元马致远《陈播高卧》第四折: “则道你燮理阴阳,却惜玉怜香。”●《书·周官》: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燮理: 协调治理。燮,和。阴阳: 儒家之道。周代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专为天子讲明阴阳变化之道,从而治理邦国。
述宾 阴阳,指天地、昼夜、寒暑等等,这里借指国家大事。协调治理国事。语出《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唐·元稹《连昌宫词》:“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常用于臣子辅佐君主。→燮和天下
【燮理】: 1.协和治理。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孔 传:“和理阴阳。” 明唐顺之 观道士祈雨诗之二:“巫舞商阳古有之,神灵风雨灌坛时。阴阳燮理输谁力?秪遣儿童颂法师。”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场:“都是相爷燮理阴阳之功。”2.指宰相的政务。 唐孟浩然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诗:“不覩丰年瑞,焉知燮理才。”
【阴阳】: 1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3 日月运转之学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研核阴阳。4 天气的变化阴阳之变。&mdas
规规矩矩: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