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枘凿冰炭】枘凿冰炭解释,枘凿冰炭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枘凿冰炭】枘凿冰炭解释,枘凿冰炭来历出处


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相容。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老子即佛,本是一人,故无二法……惟与吾儒,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参见“枘凿方圆”。


并列 枘,榫头。凿,卯眼。比喻双方对立,格格不入。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老子即佛,本是一人,故无二法……惟与吾儒,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枘,不读作nèi;凿,不读作záo。△贬义。多用于矛盾对立。→枘凿方圆 格格不入 水火不容 ↔融会贯通 融为一体 水乳6*交融 若合符节

  • 【枘凿】: 楚辞·九辩:“圜枘而方凿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入圜凿,其能入乎?”枘、凿,榫头与卯眼。枘圆凿方或枘方凿圆,难相容合。后因以“枘凿”比喻事物的杆格不入或互相矛盾。新唐书·高适传:“而言利者,枘凿万端。” 宋叶适 贺叶丞相:“盖上之相信,无枘凿之乖;故己得专行,有符节之合。”
  • 【冰炭】:冰和火炭两相矛盾。比喻互不相容的事物关系恶化成冰炭一般

  • 绿林好汉:

    同“绿林豪客”。儿女英雄传二一回:“后来遇着施世纶按院放了漕运总督,收了无数的绿林好汉,查拿海寇。” 偏正 西汉末年,王匡、王凤在今湖北当阳县绿林山聚众起义,史称“绿林军”。后因称聚众山林,反抗统治阶


    历史典故【枘凿冰炭】枘凿冰炭解释,枘凿冰炭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渔阳三弄】渔阳三弄解释,渔阳三弄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渔阳三弄】渔阳三弄解释,渔阳三弄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渔阳三弄】渔阳三弄解释,渔阳三弄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枘凿冰炭】枘凿冰炭解释,枘凿冰炭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污吏黠胥】污吏黠胥解释,污吏黠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污吏黠胥】污吏黠胥解释,污吏黠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污吏黠胥】污吏黠胥解释,污吏黠胥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枘凿冰炭】枘凿冰炭解释,枘凿冰炭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龄梦】龄梦解释,龄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龄梦】龄梦解释,龄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龄梦】龄梦解释,龄梦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枘凿冰炭】枘凿冰炭解释,枘凿冰炭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洛阳年少】洛阳年少解释,洛阳年少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洛阳年少】洛阳年少解释,洛阳年少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洛阳年少】洛阳年少解释,洛阳年少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枘凿冰炭】枘凿冰炭解释,枘凿冰炭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投辖情】投辖情解释,投辖情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投辖情】投辖情解释,投辖情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投辖情】投辖情解释,投辖情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枘凿冰炭】枘凿冰炭解释,枘凿冰炭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渭川千亩】渭川千亩解释,渭川千亩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渭川千亩】渭川千亩解释,渭川千亩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渭川千亩】渭川千亩解释,渭川千亩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