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宋 文莹《续湘山野录》载:五代诗僧贯休投诗吴越王钱镠,有诗句云:“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镠爱其诗,遣客吏谕之曰:“教和尚改十四为四十州,方与见。”休性褊介,谓吏曰:“州亦难添,诗亦不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邪?遂飘然入蜀。”后用“闲云野鹤”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超然尘外之人。明 张居正《答棘卿刘小鲁言止剙山胜事书》:“今身羁尘殃,归期未卜,即便得归,亦不过芒鞋竹杖,与闲云野鹤徜徉于烟霞水石间,何至买山结庐,为深公所笑耶?”《红楼梦》一一二回:“独有妙玉如闲云野鹤,无拘无束。”
并列 悠闲的流云,荒野的野鹤。比喻生活闲散,行止自由的人。鲁迅《说》:“其与人语,恒字字推敲,责备无已,闲云野鹤岂能耐此苛求。”△多用于比喻人。→悠然自得 悠然自在。也作“闲云孤鹤”。
燕颔:
源见“封侯万里”。指封侯之相。唐 岑参送张都尉东归诗:“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亦指武将、勇士。明 徐渭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燕颔不醒颓锦帐,蛾眉邀醉叠金椑。”清 孙致弥咏史次王玠右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