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秦、汉为太子仆佐官。三国魏、蜀沿置。南朝梁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八品下。北齐置为太子仆寺次官,从八品下。隋、唐皆置,各一员,隋朝为从八品下,唐朝为从七品上,皆掌判寺事,掌东宫马畜刍粟,每岁季夏上于詹事。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辽朝亦为太子仆寺次官。
官名,主太子车马。梁、陈、北魏、北齐、隋、唐皆置。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仆》。
八剌哈赤:
蒙古语,意为“管城者”。又译“八刺合赤”。元朝城防人员及其官长均称此。怯薛中亦有此职,掌宫门守卫。大都城门尉,例由怯薛八刺哈赤充任。
历史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