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曰:‘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战国楚爱国诗人屈原,在《卜居》中曾记述请太卜郑詹尹为自己决疑,有“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之语。后用“诛茅”(剪除茅草)作为营建居室的典故。
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又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发扬岩穴:
述宾 岩穴,山洞,引申为隐居之处或隐居之士。表彰不求功名利禄的人。后汉书·樊宏传附樊准上疏:“臣愚以为宜下明诏,博求幽隐,~,宠进儒雅。”△多用于描写朝政。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