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松岍岭。在今辽宁建平县北、内蒙古老哈河东,沿河南北走向山脉。隋、唐时为奚族与契丹族游牧分界线。《新唐书·地理志》: “营州西北百里曰松陉岭,其西奚,其东契丹。”
古山名。即今辽宁省建平县北、内蒙古自治区老哈河之东沿河南北走向的山脉。隋、唐时岭西为奚族,岭东为契丹,两族以此为分界线。
鬼谷口避风驿: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宋史·高昌传: 太平兴国六年 891,王延德出使高昌,经纳职城西行,“地无水草,载粮以行,凡三日,至鬼谷口避风驿,用本国法设祭,出诏神御风,风乃息”。
历史地名亦作松岍岭。在今辽宁建平县北、内蒙古老哈河东,沿河南北走向山脉。隋、唐时为奚族与契丹族游牧分界线。《新唐书·地理志》: “营州西北百里曰松陉岭,其西奚,其东契丹。”
古山名。即今辽宁省建平县北、内蒙古自治区老哈河之东沿河南北走向的山脉。隋、唐时岭西为奚族,岭东为契丹,两族以此为分界线。
鬼谷口避风驿: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宋史·高昌传: 太平兴国六年 891,王延德出使高昌,经纳职城西行,“地无水草,载粮以行,凡三日,至鬼谷口避风驿,用本国法设祭,出诏神御风,风乃息”。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