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巩义市区东北大力山下,伊洛河北岸约75米长的崖面上。据窟内最早的石刻题记,系开凿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年),一说开凿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东西魏、北齐、隋唐及北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现存5窟、256龛,共雕刻大小佛像 7743 个,碑刻题记200余块。除第五窟外,均为方形窟洞,内有中心方柱,柱四周凿龛造像。第一窟门内两侧雕“帝后礼佛图”,其余三壁雕佛像和佛传故事。壁脚雕神王、怪兽和伎乐人。构图简练生动,是国内现存浮雕中较完整的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洋行县:
明嘉靖四年1525置,治所即今福建周宁县周墩。后废。 古县名。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来犯,东洋乱,宁德知县请建行县于周墩,即治今福建省周宁县。后废。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