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噶玛霞寺。在今西藏拉萨市内。清 《西藏图考》 卷5: 垂仲殿 “在大招东半里许,寺名噶玛霞,内塑神像狞恶,有护法垂仲乃剌麻装束,仍娶妻生子,世传其术,即中华之巫类”。
箕屋山: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一百里五山。水经·潍水注: “潍水导源潍山。” 东汉许慎 说文: “吕忱云: 潍水出箕屋山。” 淮南子·墜形训: “维出覆舟。” 盖一山而异名。
历史地名即噶玛霞寺。在今西藏拉萨市内。清 《西藏图考》 卷5: 垂仲殿 “在大招东半里许,寺名噶玛霞,内塑神像狞恶,有护法垂仲乃剌麻装束,仍娶妻生子,世传其术,即中华之巫类”。
箕屋山: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一百里五山。水经·潍水注: “潍水导源潍山。” 东汉许慎 说文: “吕忱云: 潍水出箕屋山。” 淮南子·墜形训: “维出覆舟。” 盖一山而异名。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