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赵惠文王得楚国和氏璧,秦昭王闻之,表示愿以十五城易璧。赵臣蔺相如遂于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奉璧使秦。既入秦,奉璧奏秦王。秦王得璧却无意偿城,相如便以璧有瑕,指示秦王为名,将璧收回,声言如以武力索逼,即以璧与头俱碎于柱相挟,制止秦王逼索,并要秦王斋戒五日,举行隆重的受璧礼。秦王得璧心切,不得已而应允。相如乘机暗中差人将璧送回赵国。在秦王的受璧礼上,相如告以璧已归赵,要秦王先予赵十五城,赵即将璧奉秦,并表示“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相如以其机智勇敢,终使完璧归赵。
东洋史要:
书名。日本桑原隲藏著,近人樊炳清译。二卷。叙述以东亚、中国为主的历代史事,分上古太古至秦统一,中古秦至唐亡,近古五代至明,近世清开国至作者编书时四个时期,止于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于学术、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