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西北东嘎拉。下临拉萨河。藏语意为白山咀、白山坡。另据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称: “布达拉西三十里,耸峻连霄,高四百余丈。唐古忒语谓海螺曰洞噶,山形似螺,故名。” 古时上修碉卡,形势险要。
黎阳津:
在今河南浚县东南古黄河畔。晋书·慕容德载记: 东晋隆安二年 398,慕容德自邺将徙于滑台,“其夕流澌冻合,是夜济师,旦,魏师至而冰泮,若有神焉。遂改黎阳津为天桥津”。金代黄河南徙,遂堙。 在今河南省
历史地名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西北东嘎拉。下临拉萨河。藏语意为白山咀、白山坡。另据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称: “布达拉西三十里,耸峻连霄,高四百余丈。唐古忒语谓海螺曰洞噶,山形似螺,故名。” 古时上修碉卡,形势险要。
黎阳津:
在今河南浚县东南古黄河畔。晋书·慕容德载记: 东晋隆安二年 398,慕容德自邺将徙于滑台,“其夕流澌冻合,是夜济师,旦,魏师至而冰泮,若有神焉。遂改黎阳津为天桥津”。金代黄河南徙,遂堙。 在今河南省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