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事件【中书省】中书省介绍,中书省事件经过

历史事件【中书省】中书省介绍,中书省事件经过


官署名。秦、汉初置中书谒者,汉武帝时以宦者为中书令,西汉后期改以士人为中谒者令,皆系皇帝侍从,掌传宣诏命,并非行政机构。曹魏时置中书监、令,始立常设机构,秉承君主旨意,掌管机要,发布政令。后称中书省。北周至隋,改称内史省,隋炀帝时又称内书省。唐初承隋制,亦称内史省,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称中书省。隋唐时期,中书(内史)与尚书、门下合称“三省”,同为中央政务中枢。由中书省取旨决策,通过门下省审议核准,最后交由尚书省贯彻执行。唐高宗、武则天时曾改称西台、凤阁,唐玄宗时又改称紫微省,后复旧称。中书省长官在魏晋时为中书监及中书令(监略高于令),南北朝相沿不变。隋代废“监”存“令”,后代因袭不变。唐代曾改称右相、内史(一称凤阁令)、紫微令等,后复旧称。宋代虽有三省之设,但中书省之权尤重。元代废尚书、门下二省,中书省之职权较前代更重,中书令多由皇太子兼任。由中书省总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明初沿袭元制,以中书省统领六部,但不设中书令一职。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机要之任则归内阁,中书省遂废而不设。

  • 【中书省】: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 【中书】: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 颜师古 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李贤 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 裴松之 注引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
  • 【省】: 省 shěng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

  • 贵阳教案:

    一名青岩教案,或青岩开州教案。1861年咸丰十一年法国天主教主教胡缚理在贵阳横行无忌, “强行”传教,乘紫呢大轿招摇过市,激起官绅民众公愤。贵州巡抚何冠英、提督田兴恕致函全省官吏,要求“无论城乡,一


    历史事件【中书省】中书省介绍,中书省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六筦】六筦介绍,六筦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六筦】六筦介绍,六筦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六筦】六筦介绍,六筦事件经过...

    历史事件【中书省】中书省介绍,中书省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淮西之变】淮西之变介绍,淮西之变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淮西之变】淮西之变介绍,淮西之变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淮西之变】淮西之变介绍,淮西之变事件经过...

    历史事件【中书省】中书省介绍,中书省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高勋之乱】高勋之乱介绍,高勋之乱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高勋之乱】高勋之乱介绍,高勋之乱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高勋之乱】高勋之乱介绍,高勋之乱事件经过...

    历史事件【中书省】中书省介绍,中书省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彭材、李玉、王海起义】彭材、李玉、王海起义介绍,彭材、李玉、王海起义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彭材、李玉、王海起义】彭材、李玉、王海起义介绍,彭材、李玉、王海起义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彭材、李玉、王海起义】彭材、李玉、王海起义介绍,彭材、李玉、王海起义事件经过...

    历史事件【中书省】中书省介绍,中书省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侨置郡县】侨置郡县介绍,侨置郡县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侨置郡县】侨置郡县介绍,侨置郡县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侨置郡县】侨置郡县介绍,侨置郡县事件经过...

    历史事件【中书省】中书省介绍,中书省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北南大王院】北南大王院介绍,北南大王院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北南大王院】北南大王院介绍,北南大王院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北南大王院】北南大王院介绍,北南大王院事件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