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不平,为之十分气恼。《喻世明言》卷三二:“枢密使韩世忠愤愤不平,亲诣桧府争论,俱各罢斥。”《隋唐演义》三三回:“令狐达争不过叔谋,愤愤不平,只得自回衙宇,写本题奏去了。”
偏正 对不公平的事很不满,很气愤。唐·许嵩《建康实录》卷6:“自尔愤愤不平,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伙伴们的话语中,流露着极大的愤愤不平、极大的委屈、极大的‘太不上算’的意味。”△用于描写人有正义感。→人神共愤 愤然不平 ↔惊喜欲狂。 也作“忿忿不平”、“忿然不平”、“愤恨不平”、“愤懑不平”。
桐乡遗惠:
源见“桐乡归葬”。称美地方官有惠于民。清 唐孙华哭曹九咸明府诗之二:“桐乡遗惠在,尚说长官清。”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