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汾鼎】汾鼎解释,汾鼎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汾鼎】汾鼎解释,汾鼎来历出处


鼎:古代炊器,青铜铸成。圆形,三足两耳。古人以为立国的重器。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在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得到一个宝鼎,武帝十分喜悦,在宗庙祭祀后,保藏在甘泉宫内,称为汾鼎,群臣都来庆贺。后以“汾鼎”为典,象征国祚,多咏郊庙、应制之事。

【出典】:

《汉书》卷64上《吾丘寿王传》2797、2798页:“及汾阴得宝鼎,武帝嘉之,荐见宗庙,臧于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寿王对曰:‘……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兴汉,乃汉宝,非周宝也。’上曰:‘善。’群臣皆称万岁。”

【例句】:

唐·苏颋《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盛业铭汾鼎,昌期应洛书。” 唐·岑参《仆射斐公挽歌》:“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 唐·蒋防《望禁苑祥光》:“拱汾疑鼎气,临渭比莹光。” 唐·杜牧《故洛阳城有感》:“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唐·张复《山出云》:“异起临汾鼎,疑随出峡云。”

  • 【汾鼎】: 汉武帝元鼎 四年于 汾阴 所得的 周 鼎,藏于 甘泉宫 。后用以指象征国祚的宝鼎。 唐苏颋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盛业铭 汾 鼎,昌期应 洛 书。”参阅史记·封禅书、汉书·吾丘寿王传。
  • 【汾】: 汾 fén 〔汾河〕水名,在中国山西省
  • 【鼎】: 鼎 dǐng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

  • 要离:

    吕氏春秋.忠廉载:相传吴王 阖闾派专诸刺杀王僚后,又派要离谋刺出奔在卫的王子庆忌。要离请吴王断其右手,杀其妻子,诈称得罪出逃。及至卫国,见庆忌,庆忌喜,与之谋。当同舟渡江时,庆忌被他刺中要害。庆忌释令


    历史典故【汾鼎】汾鼎解释,汾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启全】启全解释,启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启全】启全解释,启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启全】启全解释,启全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汾鼎】汾鼎解释,汾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颍川使酒】颍川使酒解释,颍川使酒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颍川使酒】颍川使酒解释,颍川使酒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颍川使酒】颍川使酒解释,颍川使酒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汾鼎】汾鼎解释,汾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赏不当功,罚不当罪】赏不当功,罚不当罪解释,赏不当功,罚不当罪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赏不当功,罚不当罪】赏不当功,罚不当罪解释,赏不当功,罚不当罪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赏不当功,罚不当罪】赏不当功,罚不当罪解释,赏不当功,罚不当罪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汾鼎】汾鼎解释,汾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针绝】针绝解释,针绝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针绝】针绝解释,针绝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针绝】针绝解释,针绝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汾鼎】汾鼎解释,汾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争席】争席解释,争席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争席】争席解释,争席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争席】争席解释,争席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汾鼎】汾鼎解释,汾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王阳囊衣】王阳囊衣解释,王阳囊衣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王阳囊衣】王阳囊衣解释,王阳囊衣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王阳囊衣】王阳囊衣解释,王阳囊衣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