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幾微,事物萌动之初。彰:显著。既知道事物萌发之初极微小的现象,又知道事物发展的显著后果。《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孔颖达疏:“凡事之理,从微以至彰,知幾之人既知其始,又知其末。”南朝梁.萧绎《法宝联璧序》:“相兼二八,知微知彰;将称四七,如貔如虎。”亦作“知微知章”。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征》:“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亦作“知章知微”。晋.潘岳《杨仲武诔》:“笃生吾子,诞茂淑姿。克岐克嶷,知章知微。”
并列 微,隐藏;彰,显著。既知道事物隐藏的微小现象,又知道其发展后的显著现象。语出《易经·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孔颖达疏:“凡事之理,从微以主彰,知几之人既知其始,又知其末。”南朝梁·萧绎《法宝联璧序》:“相兼 二八,知微知彰;将称四七,如貔如虎。”△褒义。多用于描写人善于观察、判断。也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羹梅:
代称治国之臣。唐孟浩然和张丞相春朝对雪诗: “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书·说命下: “王曰: ‘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曲蘖;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