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誓言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东周列国志》五五回:“倘蒙矜厄之仁,退师三十里,寡君愿以国从,誓无二志。”亦作“誓无二心”。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二心。”
述补 立下誓言决不改变,形容意志坚定。《东周列国志》55回:“倘蒙矜厄之仁,退师三十里,寡君愿以国从,誓无二志。”△多用于表示态度专一。→忠贞不渝始终如一 ↔反复无常 出尔反尔。 也作“誓无二心”。
陵替:
左传.昭公十八年:“于是乎上陵下替,能无乱乎?”后因以“陵替”谓纲纪废弛,上下失序。梁书.武帝纪中:“晋氏陵替,虚诞为风。”也指衰败。唐 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聊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