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王国置郎中令一人,俸千石,掌王大夫、郎中宿卫,官如光禄勋。见《后汉书·百官志》。
官名。西汉始置,为王的侍卫近臣,常参与谋议,秩二千石。武帝时改朝廷的郎中令为光禄勋,王国仍名郎中令,但减其秩为千石,后又减为六百石。其所属有大夫、郎、谒者等,如朝廷光禄勋之制。东汉时王国郎中令秩千石,三国魏亦置,秩第七品。晋代以郎中令为王国三卿之首,南朝宋齐梁陈与北魏北齐均沿置之。
一甲:
官制用语。即进士第一等。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殿试进士,始分甲、乙两等取人。八年,始分三甲,中第一甲者授知县。端拱988—989中,则又不分甲。各甲人数不固定,淳化三年992,御试进士,第一
历史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