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解释,公车上书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解释,公车上书来历出处


公车:官署名。汉卫尉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宫殿中司马门之警卫,并负责以公车接送被征召者、应举者、上书者。故称上书言事或入京请愿为“公车上书”。此典指东方朔初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即上书言事。后以此典形容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或特指入京会试之举人上书言事。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人。性诙谐滑稽,善辞赋。汉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东方朔爱好古代流传之书籍和儒家经学,广泛地阅览许多诸子百家之书。东方朔初到长安时,就到公车官署上奏章给汉武帝。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东方朔》3205页:“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东方先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即“外家传语”)。朔初入长官,至公车上书。”

【例句】:

汉·班固《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偏正 公车,本汉代官署名,其职掌之一是以公家车马接送被征召者、应举者和上书者,并加以接待;后因而也代指举人入京应试。旧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语出《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孽海花》32回:“割台原是不得已之举,台民不甘臣日,公车上书反抗,列名的千数百人。”△用于诚劝。

  • 【公车】: 1 ∶公共汽车西门町到公馆,坐公车要二十分钟2 ∶公家的车辆3 ∶汉代官署名安帝雅闻 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我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一八6*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
  • 【上书】: 1 ∶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2 ∶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

  • 一炊之梦:

    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历史典故【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解释,公车上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古来今往】古来今往解释,古来今往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古来今往】古来今往解释,古来今往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古来今往】古来今往解释,古来今往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解释,公车上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韩市呼天】韩市呼天解释,韩市呼天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韩市呼天】韩市呼天解释,韩市呼天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韩市呼天】韩市呼天解释,韩市呼天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解释,公车上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顺之者成,逆之者败】顺之者成,逆之者败解释,顺之者成,逆之者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顺之者成,逆之者败】顺之者成,逆之者败解释,顺之者成,逆之者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顺之者成,逆之者败】顺之者成,逆之者败解释,顺之者成,逆之者败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解释,公车上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五鬼闹判】五鬼闹判解释,五鬼闹判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五鬼闹判】五鬼闹判解释,五鬼闹判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五鬼闹判】五鬼闹判解释,五鬼闹判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解释,公车上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款段还乡】款段还乡解释,款段还乡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款段还乡】款段还乡解释,款段还乡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款段还乡】款段还乡解释,款段还乡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解释,公车上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月缺难圆】月缺难圆解释,月缺难圆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月缺难圆】月缺难圆解释,月缺难圆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月缺难圆】月缺难圆解释,月缺难圆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