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穷困,财物耗尽。《水浒传》九一回:“又值水旱频仍,民穷财尽,人心思乱。”清.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以今所睹国维人表,视昔十不得二三,而民穷财尽,又倍蓰而无算矣。”亦作“民穷财匮”。《清史稿.长庚传》:“当此民穷财匮之时,尤不可轻战。”
并列 百姓贫困,财物枯竭。《水浒传》91回:“又值水旱频仍,民穷财尽,人心思乱。”△多用于描写混乱的社会境况。 →民困国贫 民生凋敝 ↔国富民强民康物阜 国泰民安 民殷财阜。也作“国困民穷”、“民困国贫”、“民穷财匮”。
鸿过雪:
源见“鸿爪雪泥”。形容人生四处飘泊。清 王夫之续落花诗之十三:“身世无馀鸿过雪,人天莫问雨成刀。”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