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东观之殃】东观之殃解释,东观之殃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东观之殃】东观之殃解释,东观之殃来历出处


汉.刘向《说苑.指武》:“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门人闻之趋而进,至者不言,其意皆一也。子贡(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后至,趋而进曰:‘夫少正卯者,鲁国之闻人矣,夫子始为政,何以先诛之?’孔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夫王者之诛有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辨而险,二曰言伪而辩,三曰行辟而坚,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皆有辩知聪达之名,而非其真也。苟行以伪,则其知足以移众,强足以独立,此奸人之雄也,不可不诛。夫有五者之一,则不免于诛,少正卯兼之,是以先诛之也。……”此事又见《荀子.宥坐》、《孔子家语.始诛》、《君文子.大道上》。

春秋时,孔子任鲁国司寇摄相事,到任七天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因以此典指杀身之祸。

汉.桓宽《盐铁论.讼贤》:“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


偏正 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以“东观之殃”谓杀身之祸。汉·桓宽《盐铁论·讼贤》:“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观,不读作guān。△多用于祸害方面。

  • 【东观】: 1. 东汉洛阳 南宫内观名。 明帝 诏 班固 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 章和 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南朝陈徐陵 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 唐刘禹锡 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2.称宫中藏书之所。 北周庾信 皇夏乐:“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唐
  • 【殃】: 殃 yāng 祸害:灾殃

  • 一言蔽之:

    参见:一言以蔽之 见“一言以蔽之”。况周颐蕙风词话卷5:“犹有~:若赤子之笑啼然,看似至易,而实至难者也。”


    历史典故【东观之殃】东观之殃解释,东观之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癸庚】癸庚解释,癸庚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癸庚】癸庚解释,癸庚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癸庚】癸庚解释,癸庚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东观之殃】东观之殃解释,东观之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卜式羊肥】卜式羊肥解释,卜式羊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卜式羊肥】卜式羊肥解释,卜式羊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卜式羊肥】卜式羊肥解释,卜式羊肥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东观之殃】东观之殃解释,东观之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传都赋】传都赋解释,传都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传都赋】传都赋解释,传都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传都赋】传都赋解释,传都赋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东观之殃】东观之殃解释,东观之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斗角钩心】斗角钩心解释,斗角钩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斗角钩心】斗角钩心解释,斗角钩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斗角钩心】斗角钩心解释,斗角钩心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东观之殃】东观之殃解释,东观之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青轩】青轩解释,青轩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青轩】青轩解释,青轩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青轩】青轩解释,青轩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东观之殃】东观之殃解释,东观之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一言以蔽】一言以蔽解释,一言以蔽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一言以蔽】一言以蔽解释,一言以蔽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一言以蔽】一言以蔽解释,一言以蔽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