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顇(通悴),而悠悠忽忽(注:安闲自得漫不经心的样子),土木形骸。”又“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下梁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曰:“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土木形骸,是指人的形体像土木一样淳朴自然。因用以比喻人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
《醒世恒言》卷十三:“虽然土木形骸,却也丰神俊雅,明眸皓齿。”《幼学琼林》卷二“身体”:“土木形骸,不自妆饰;铁石心肠,秉性坚刚。”
偏正 形骸,形体。像泥土和木头一样的形体,自然而不加修饰。比喻人的本来面目。语出《晋书·嵇康传》:“(康)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清·周亮工《书影》卷4:“世家子弟,须以数百卷书浸贯于胸中,虽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而远神自出。”△多用于人的形态方面。→乱头粗服↔傅粉施朱
挹盈注虚:
谓取有余以补不足。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九章:“三曰转运百产挹盈注虚者,凡行商之以舟车漕挽大宗货物者是也。” 并列 取多余以弥补不足。梁启超生计学说沿革小史9章:“三日转运百产~者,凡行商之以舟车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