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题晋王嘉《拾遗记.九》载:“晋末后赵石虎(石虎为十六国之一的后赵弟三代君主,帝号(后)赵太祖)于太极殿前起楼,高四十丈,舂杂宝异香为屑,使数百人于楼上吹散之,名曰‘芳尘’。”
东晋十六国时,(后)赵太祖石虎在都城太极殿前建起四十丈高的楼宇,把杂宝异香舂捣成屑末儿,令几百人向楼下吹散,称作“芳尘”。后因以“芳尘”用为指称芳香尘土的典故。
元高明《琵琶记.才俊登程》:“绿阴红雨,征袍上染惹芳尘。”
并辔齐驱:
比喻齐头并进。彼此不相上下。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 “墨家差不多完全扬弃了神鬼的尊崇,而和名家并辔齐驱,突入于辩论的明察与客观世界的解剖。” 参见:○并驾齐驱 见“并驾齐驱”。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