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邾邑,后属鲁。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左传》文公十三年(前614)“邾文公卜迁于绎”,即此。
卫盉:
西周中期青铜器。1975年于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出土。通高29厘米,口径20.2厘米。流鋬相距39厘米。鼓腹,束颈,口微外侈,连裆,柱足,有管状流、兽首鋬,盖与鋬间有链相连。颈及盖沿均饰重冠回首分尾夔纹
历史知识春秋邾邑,后属鲁。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左传》文公十三年(前614)“邾文公卜迁于绎”,即此。
卫盉:
西周中期青铜器。1975年于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出土。通高29厘米,口径20.2厘米。流鋬相距39厘米。鼓腹,束颈,口微外侈,连裆,柱足,有管状流、兽首鋬,盖与鋬间有链相连。颈及盖沿均饰重冠回首分尾夔纹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