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莺声呖呖,燕语呢喃。多用以比喻女子婉转悦耳的语声。《水浒传》第四二回:“宋江听的莺声燕语,不是男子之音。”《再生缘》第八回:“言讫依依跟在后,莺声燕语甚温存。”
并列 黄鹂的歌声,燕子的话语。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女子语声柔和动听。《水浒传》42回:“宋江听的莺声燕语,不是男子之音,便从神柜底下钻将出来,看时,却是两青衣女童侍立在床边。”△褒义。用于春景,亦用于年轻女子。→燕语莺声莺歌燕舞 莺啼燕语 鸟语花香 桃红柳绿
【莺声】: 1.黄莺的啼鸣声。 唐白居易 春江诗:“鶯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 元王逢 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鶯声迥,椶影涵波鹤思閒。”2.多比喻女子宛转悦耳的语声。水浒传第一百回:“ 琼英 在城下鶯声娇囀,叫道:‘我乃郡主,保护大王到此,快开城门。’” 清王韬 淞隐漫录·白素秋:“耳畔鶯声嚦嚦,口脂之馥直透鼻观。”
【燕语】: 1.宴饮叙谈。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郑玄 笺:“天子与之燕而笑语。” 朱熹 集传:“燕,谓燕饮。”左传·昭公十二年“夏, 宋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 晋杜预 注:“乐与 华定 燕语也。”朱子语类卷一一八:“ 长孺 起,先生留饭,置酒三行,燕语久之,饭罢辞去。” 宋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黄袭甫 ﹞出堦除纳凉,遥见官房灯烛荧煌,燕语喧哗,忽一士夫
针芥:
同“针芥相投”。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知人若水镜,受善若针芥。”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