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于西周时期,至战国时普遍推广。当时大量的青铜容器、礼器、兵器、车马器等都曾采用此工艺。《诗·秦风·小戎》三次提到的“鋈”字即指此工艺。西汉后主要保留在铜镜工艺中,并沿用至明清。基本操作与镀金相似。镀锡主要作为装饰,也起到保护金属基体作用,铜镜正面镀锡主要为提高映照能力。文博界所谓黑漆古、绿漆古、水银古,均以古代青铜器表面颜色为标准而作的一种分类,这些不同色态都是铜器镀锡表层长期自然腐蚀的结果。
大龙翔集庆寺:
佛寺名。元文宗在泰定年间封怀王,出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即位后于天历二年1329改建康为集庆,将旧居藩邸扩建为寺,故名。受赐平江官田。至顺元年1330,又买故瀛国公赵㬎田为寺之永业。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