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巴金《春》三○:“觉新知道他们虽说来同他商量事情,其实他们还是固执己见,不肯听从他的劝告。”
述宾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语本《旧唐书·李纲传》:“时左仆射杨素、苏威当朝事,纲每固执所见,不与之同,由是二人深恶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如果样样要待自己经验,否则固执己见拒不接受,这就是十足的‘狭隘经验论’”。△贬义。用于描写固执。→自以为是一意孤行 抱愚守迷 刚愎自用 拒谏饰非 ↔从谏如流 从善如流 舍己从人 信马由缰。也作“固执不通”、“固执成见”。
鲛宫:
同“鲛室”。明 唐寅题画诗:“渔翁稳作船头睡,梦入鲛宫白渺茫。”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