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词典【政事堂】政事堂介绍,政事堂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政事堂】政事堂介绍,政事堂历史知识


官署名。唐代宰相“共议国政”之所,即中央政府最高议政决策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承受皇帝旨意,提供决策,颁发诏令。唐初,为真宰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之所,非三省长官不得入。后以他官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副相,分三省长官之权,皆可入政事堂议政。高祖武德年间,常于门下省议事,至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前后,魏征以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房玄龄起复授左仆射知门下省事,始名政事堂,并成为制度。睿宗文明元年(684),中书令裴炎迁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其后,分曹以主众务,制度始备,总中书、门下二省职权,佐天子统大政。初以中书令为秉笔宰相,即首相,称执笔,或称执政事笔。后改为轮值,或一人知十日,或一人直一日。有会则为执行主席,无会则为值班宰相,处理日常公务、承帝旨。凡皇帝命令,须政事堂会议通过并加盖政事印方可颁行生效。后由翰林学士掌制诰,可不经政事堂直接颁下。懿宗时,“宰相、枢密,共参国政”。此后,枢密进一步分割政事堂之权。五代后期,枢密院成为与政事堂并立的宰相机构。宋代政事堂又称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元丰改制,以尚书省都堂为政事堂。清末宣统三年(1911)责任内阁亦置,为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及国务大臣议政之所,清亡废。

  • 【政事堂】: 唐宋 时宰相的总办公处。 唐 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 开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北宋 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 元丰 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宋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太祖 登 正阳门 ,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
  • 【政事】:政府施政的事务过问政事
  • 【堂】: 堂 táng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

  • 磔:

    刑罚名目。同“矺”。死刑之一种,即分尸。先秦时代即有此酷刑,秦以后列入刑条。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甲谋遣乙盗杀6*人,受分十钱,问乙高未盈六尺,甲何论?当磔。”史记·李斯列传:“十公主矺死于杜。”


    历史词典【政事堂】政事堂介绍,政事堂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少府监】少府监介绍,少府监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少府监】少府监介绍,少府监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少府监】少府监介绍,少府监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政事堂】政事堂介绍,政事堂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滦州煤矿公司】滦州煤矿公司介绍,滦州煤矿公司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滦州煤矿公司】滦州煤矿公司介绍,滦州煤矿公司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滦州煤矿公司】滦州煤矿公司介绍,滦州煤矿公司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政事堂】政事堂介绍,政事堂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司田参军事】司田参军事介绍,司田参军事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司田参军事】司田参军事介绍,司田参军事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司田参军事】司田参军事介绍,司田参军事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政事堂】政事堂介绍,政事堂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骆元光】骆元光介绍,骆元光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骆元光】骆元光介绍,骆元光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骆元光】骆元光介绍,骆元光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政事堂】政事堂介绍,政事堂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建天京于金陵论】建天京于金陵论介绍,建天京于金陵论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建天京于金陵论】建天京于金陵论介绍,建天京于金陵论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建天京于金陵论】建天京于金陵论介绍,建天京于金陵论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政事堂】政事堂介绍,政事堂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苏曼殊】苏曼殊介绍,苏曼殊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苏曼殊】苏曼殊介绍,苏曼殊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苏曼殊】苏曼殊介绍,苏曼殊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