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853
唐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俗姓赵。年十五出家,遍习大小乘经律。二十三岁游江西参怀海为师,为怀海“上首”弟子。后住潭州沩山(今湖南宁乡西),因称“沩山灵祐”,与弟子仰山慧寂同为沩仰宗创始人。把世界划为“三种生”:“想生”(即“能思之心”,指主观世界)、“相生”(即“所思之境”,指客观世界)、“流注生”(即“微细流注”,指无常不住),认为“三种生”“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在”(《人天眼目》卷四)。又提倡顿悟法门。其言行被辑为《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卒谥“大圆禅师”。弟子有慧寂等。
召:
①金文又作“��”。 西周初召公奭封国。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水经·渭水注:“雍水东径召亭南,……故召公之采邑也。”遗物有“召伯虎簋”等。东迁后,别封于今河南济源市西邵源。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