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即尚书都省。魏、晋、南北朝尚书省长官办公场所,亦称尚书上省、尚书都坐。以录尚书事、尚书令、仆射为长官,属官有左、右丞,都令史,下统六部。隋、唐、五代及北宋前期为尚书省总官署。唐制,下设左司辖吏、户、礼三部,右司辖兵、刑、工三部,分由尚书左、右丞统之,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副之。掌纠举省内六部诸司及百僚之程式。《唐会要》卷五十七《尚书省》凡“诸司文案,准式并合都省发付;诸司判讫,都省勾检稽失。”中唐以后,常以宰相判六部事,都省诸司几成闲曹。宋元丰改制前,以诸同三品以上官或翰林学士一员权判尚书都省,总领省事及集议、定谥、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等事。
畿辅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王文韶筹设于保定,次年开办。延沈会桐为学长,陆桂星、陈寿平充东、西斋长,学生正额四十,备取二、三十名,课以十三经、二十四史、近代名臣奏议、中外通商条约及西国史志、舆图、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