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直率,诚恳待人。柳亚子《林老伯渠惠顾赋呈一首》:“杖国未妨君齿少,开诚相见我心倾。”朱自清《论老实话》:“人们在情感上要求真诚,要求真心真意,要求开诚相见或诚恳的态度。”毛泽东《中共发言人评南京行政院的决议》:“你们的‘总统’把‘停止战事恢复和平’认为是一件事,声明必定开诚相见愿与中共商讨实现这件事的具体方法;你们则将战争与和平分割为两件事,不愿意派出代表和我们商讨停止战争的具体方法。”
偏正 待人接物,诚恳相待。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现在,你我都担着血海般干系,请开诚相见,尽吐真言吧。”△褒义。多用于人际交往待人接物方面。→推诚相见 洞见肺腑 肝胆相照 ↔尔虞我诈 勾心斗角。也作“相见以诚”。
无挂无碍:
毫无牵挂。明.无名氏拔宅飞升二折:“想俺这出家儿的,要无挂无碍,无是无非。”玉佛缘三回:“从此逢寺打斋,遇庙住宿,倒也无挂无碍,十分自在。”周立波山那面人家:“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无一不是她们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