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陆机《与弟云书》:“仁寿殿前,有大方铜镜,高五尺馀,广三尺二寸,立着庭中,向之便写人形体了了,亦怪也。”(据《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
三国时,魏仁寿殿中有大铜镜,称仁寿镜,当时视为新奇的宝物。后用为咏宫廷宝物之典。
唐.温庭筠《投翰林萧舍人》诗:“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
夸州兼郡: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部,连城数十。”
历史典故晋.陆机《与弟云书》:“仁寿殿前,有大方铜镜,高五尺馀,广三尺二寸,立着庭中,向之便写人形体了了,亦怪也。”(据《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
三国时,魏仁寿殿中有大铜镜,称仁寿镜,当时视为新奇的宝物。后用为咏宫廷宝物之典。
唐.温庭筠《投翰林萧舍人》诗:“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
夸州兼郡: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部,连城数十。”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