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于蔿于】于蔿于解释,于蔿于来历出处


《新唐书.元德秀传》:“(元德秀为鲁山县令)玄宗在东都(即洛阳),酣(音pú,特许的大聚饮)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指带领乐队参加集会)。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环谲(奇伟,怪异)光丽。德秀惟遣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劳于》。《于劳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

有一次,唐玄宗在东都洛阳五凤楼前搞了个文艺大汇演。他命令方圆三百里以内的地方官吏,组织好演出班子和节目,到洛阳参加表演,并准备有所赏罚。河内太守大搞铺张,给人民造成极大负担,受到了玄宗的惩罚;而元德秀从简办事,他亲自谱写的歌曲《于蔿于》,却得到玄宗的欣赏和称赞。

《于蔿于》,是唐时的歌曲名。诗词中常用“于芳于”咏叹遭际,抒发幽怨。

南宋.陆游《枕上感怀》诗:“君王虽赏《于蔿于》,无奈宫中须羯鼓(据南卓《羯鼓录》记载说,玄宗于二月雨后初晴柳杏萌发之晨,梳洗甫毕,命宫中纵羯鼓,自制《春光好》曲。回头一看,殿庭院内的柳杏都已发出嫩芽。羯鼓,是羯族人制作的一种双面鼓。)。”

  • 【于蔿于】: 1.歌曲名。为 唐 人 元德秀 所作。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 德秀 惟乐工数十人,联袂而歌于蔿于。于蔿于, 德秀 所为歌也。” 唐权德舆 醉后戏赠苏九翛诗:“劝君莫问 长安 路,且读 鲁山 于蔿于。”2.泛指歌曲。 宋苏轼 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折扬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蔿于。”
  • 【于蔿】: 于蔿于之省称。 宋王安石 示俞处士诗:“借问楼前踏于蔿,何如云卧唱松风。” 金元好问 元鲁县琴台诗:“当年于蔿歌,补袞一何深!”
  • 【于】: 于 yú 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

  • 邪说异端:

    异端邪说。野叟曝谈第一一八回:“素臣道:‘鹏儿开口,即为高蹈之路。孩儿正脑着他入于邪说异端,母亲怎反奖起他来。” 并列 不正当的思想或议论、主张。张长弓莫南魂:“他将要奋袂而起,维护纲常……匡正败坏世


  • 历史典故【退食自公】退食自公解释,退食自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退食自公】退食自公解释,退食自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退食自公】退食自公解释,退食自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掩耳偷铃】掩耳偷铃解释,掩耳偷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掩耳偷铃】掩耳偷铃解释,掩耳偷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掩耳偷铃】掩耳偷铃解释,掩耳偷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独木难支】独木难支解释,独木难支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独木难支】独木难支解释,独木难支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独木难支】独木难支解释,独木难支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力不能及】力不能及解释,力不能及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力不能及】力不能及解释,力不能及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力不能及】力不能及解释,力不能及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竖子】竖子解释,竖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竖子】竖子解释,竖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竖子】竖子解释,竖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吾爱吾庐】吾爱吾庐解释,吾爱吾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吾爱吾庐】吾爱吾庐解释,吾爱吾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吾爱吾庐】吾爱吾庐解释,吾爱吾庐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