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事物的细微迹兆,就可认识其实质和发展。《南史.荀伯玉崔祖思苏侃等传论》:“高帝作牧淮 兖,将兴霸业,崔 苏睹微知著,自同奔走。”
连动 看到细小的迹象,就可了解其发展趋势。《三国志·魏书·吕布臧洪传》:“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多用于判断方面。
吟烛:
源见“击钵催诗”。谓赋诗限时用的蜡烛。宋 刘筠夜宴诗:“吟烛唯忧尽,杯筹岂易防。”
历史典故看到事物的细微迹兆,就可认识其实质和发展。《南史.荀伯玉崔祖思苏侃等传论》:“高帝作牧淮 兖,将兴霸业,崔 苏睹微知著,自同奔走。”
连动 看到细小的迹象,就可了解其发展趋势。《三国志·魏书·吕布臧洪传》:“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多用于判断方面。
吟烛:
源见“击钵催诗”。谓赋诗限时用的蜡烛。宋 刘筠夜宴诗:“吟烛唯忧尽,杯筹岂易防。”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