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鲁连蹈海】鲁连蹈海解释,鲁连蹈海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鲁连蹈海】鲁连蹈海解释,鲁连蹈海来历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载,鲁仲连反对尊帝为帝,向辛垣衍指出:“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进一步,或解为失)而遂正(同政,此指为政、施政)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

《史记.鲁仲连列传》:“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颂(从颂,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众人不知,则为一身(众人不知鲍焦耻居浊世,则认为他为个人一身而死)。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尚首功,崇尚杀6*人献首之功)之国也,权(权诈)使其土,虏(奴役)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战国时,齐人鲁仲连侠肝义胆,品格极高。魏国派辛垣衍出使赵国,要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称帝。鲁仲连面见辛垣衍,竭力说服他不要这样做,并坚决表示,如强秦一旦称帝,自己将投东海自尽,誓与秦王不共戴天。

后用为咏高尚之人坚守节义之典。

《后汉书.逸民传序》:“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唐.李颀《行路难》:“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主谓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因不畏权贵、不肯做官而闻名于时。蹈,跳。鲁仲连跳东海。史载,战国时齐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扬言,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因以“鲁连蹈海”形容宁死也不改变自己的主张。明·许时泉《武陵春》:“弃礼义而尚有功,鲁连蹈海;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原含褒义。描写不在权贵面前改变自己主张。

  • 【鲁连】: 指 鲁仲连 。 战国 时 齐国 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 秦 军围 赵 都 邯郸 , 鲁连 以利害进说 赵魏 大臣,劝阻尊 秦 为帝,曾说:“彼 秦昭王 即肆然称帝, 连 有蹈 东海 而死耳!” 齐国 要收复被 燕国 占据的 聊城 时,又写信劝说 燕 将撤守。 齐王 打算给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是一个兼有隐士、侠客和政治家特点的人。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被视为奇伟
  • 【蹈海】:为了自6*杀投海蹈海自尽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6*恩6*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 灵威丈人:

    河图纬载:相传吴王 阖闾游禹山,遇灵威丈人入洞庭取禹藏书卷。唐 陆广微吴地记引洞庭山记:“洞庭有二穴,东南入洞,幽邃莫测。昔阖闾使灵威丈人寻洞,秉烛昼夜而行,继七十日,不穷而返。启王曰:‘初入,洞口狭


    历史典故【鲁连蹈海】鲁连蹈海解释,鲁连蹈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糜饷劳师】糜饷劳师解释,糜饷劳师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糜饷劳师】糜饷劳师解释,糜饷劳师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糜饷劳师】糜饷劳师解释,糜饷劳师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鲁连蹈海】鲁连蹈海解释,鲁连蹈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尺步绳趋】尺步绳趋解释,尺步绳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尺步绳趋】尺步绳趋解释,尺步绳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尺步绳趋】尺步绳趋解释,尺步绳趋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鲁连蹈海】鲁连蹈海解释,鲁连蹈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山阳旧侣】山阳旧侣解释,山阳旧侣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山阳旧侣】山阳旧侣解释,山阳旧侣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山阳旧侣】山阳旧侣解释,山阳旧侣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鲁连蹈海】鲁连蹈海解释,鲁连蹈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楚女纤腰】楚女纤腰解释,楚女纤腰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楚女纤腰】楚女纤腰解释,楚女纤腰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楚女纤腰】楚女纤腰解释,楚女纤腰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鲁连蹈海】鲁连蹈海解释,鲁连蹈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废寝忘餐】废寝忘餐解释,废寝忘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废寝忘餐】废寝忘餐解释,废寝忘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废寝忘餐】废寝忘餐解释,废寝忘餐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鲁连蹈海】鲁连蹈海解释,鲁连蹈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言高趣远】言高趣远解释,言高趣远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言高趣远】言高趣远解释,言高趣远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言高趣远】言高趣远解释,言高趣远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