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次对山。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为大兴安岭南段。《隋书·北狄传》:“南室韦……土地卑湿, 至夏则移向西北贷勃、欠对二山,多草木,饶禽兽,又多蚊蚋,人皆巢居以避其患。”
古山名。又作次对山。即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甫喀山。
眭村:
村名。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东北部、萧何墓东侧。属底张镇。人口800。地处汉时长平阪,唐更名眭城阪。清雍正陕西通志载: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巡抚谢兰建眭村堡,村建阪上,取“眭”为村名。咸宋公路经此。
历史地名又作次对山。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为大兴安岭南段。《隋书·北狄传》:“南室韦……土地卑湿, 至夏则移向西北贷勃、欠对二山,多草木,饶禽兽,又多蚊蚋,人皆巢居以避其患。”
古山名。又作次对山。即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甫喀山。
眭村:
村名。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东北部、萧何墓东侧。属底张镇。人口800。地处汉时长平阪,唐更名眭城阪。清雍正陕西通志载: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巡抚谢兰建眭村堡,村建阪上,取“眭”为村名。咸宋公路经此。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