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官职【知县】知县介绍,知县什么官

历史官职【知县】知县介绍,知县什么官


官名。地方行政机构县之长官。源于唐。唐朝县之长官为县令,如县令阙,令佐官代理县令之职者称“知县事”。知县之名起于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始以朝官为县之长官,称为“知县事”,简称“知县”。掌教化百姓,劝课农桑,平决狱讼。凡户口、赋役、钱谷、赈济、给纳等事皆掌之。有戍兵驻县者,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总治本县兵民之政。元朝不置,以县尹为县之长官。明朝始以知县正式为县一级长官。掌一县之政令,亲理户籍、赋役、缉捕、诉讼、文教等事,为临民之官,故有“父母官”之称。明初,知县品秩不一,朱元璋吴元年 (1367) 分天下县为三等,税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 六万石以下为中县,知县正七品; 三万石以下为下县,知县从七品。后并定为正七品。初期,颇重吏治,知县不限资格,而考核颇严。治绩优异者得取入京,升授六部主事等官,故每以内任为荣。中叶以后,地位愈轻。清承明制,品秩亦为正七品。例以新进士朝考后分发各省即用,或国子监荫生及恩、拔、副、岁贡生奉旨外用,以及由兵马司副指挥、京县县丞、汉军七品笔帖式、京府经历等官升任。


官名。唐有“权知县事”、“知县事”。宋朝曾以朝臣为知县,或以京官权知县事。这些虽非正式官名,但皆为县的长官。到明朝,始以知县为正式官名。每县设知县一人,正七品,掌一县之政。其佐官有县丞一人,正八品;主簿一人,正九品。清沿明制。见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十》、清代顾炎武《日知录九·知县》、《明史·职官四·县》、《清史稿·职官三·县》。

  • 【知县】: 1明朝以来县一级最高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淳安知县。——明史2 又知县霍与瑕。
  • 【知】: 知 zhī 晓得,明了:知道
  • 【县】: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 次供:

    吏员名。即次供御。宋置于殿中省尚辇局,员额一百三十人,掌奉供御舆辇,旧亦祗应殿阁使用。其地位在正供之下,下都之上。


    历史官职【知县】知县介绍,知县什么官
  • 历史官职【委任职技术人员任用资格】委任职技术人员任用资格介绍,委任职技术人员任用资格什么官
  • 历史官职【委任职技术人员任用资格】委任职技术人员任用资格介绍,委任职技术人员任用资格什么官 >> 历史官职【委任职技术人员任用资格】委任职技术人员任用资格介绍,委任职技术人员任用资格什么官...

    历史官职【知县】知县介绍,知县什么官
  • 历史官职【坛庙官】坛庙官介绍,坛庙官什么官
  • 历史官职【坛庙官】坛庙官介绍,坛庙官什么官 >> 历史官职【坛庙官】坛庙官介绍,坛庙官什么官...

    历史官职【知县】知县介绍,知县什么官
  • 历史官职【混补】混补介绍,混补什么官
  • 历史官职【混补】混补介绍,混补什么官 >> 历史官职【混补】混补介绍,混补什么官...

    历史官职【知县】知县介绍,知县什么官
  • 历史官职【小秀才】小秀才介绍,小秀才什么官
  • 历史官职【小秀才】小秀才介绍,小秀才什么官 >> 历史官职【小秀才】小秀才介绍,小秀才什么官...

    历史官职【知县】知县介绍,知县什么官
  • 历史官职【省试】省试介绍,省试什么官
  • 历史官职【省试】省试介绍,省试什么官 >> 历史官职【省试】省试介绍,省试什么官...

    历史官职【知县】知县介绍,知县什么官
  • 历史官职【大鸿胪】大鸿胪介绍,大鸿胪什么官
  • 历史官职【大鸿胪】大鸿胪介绍,大鸿胪什么官 >> 历史官职【大鸿胪】大鸿胪介绍,大鸿胪什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