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通过感化使人弃恶从善。明宋濂《题矫斋记后》: “先生杨文靖公之弟子也,立朝大节,足以廉顽立懦,故文公以刚毅近仁称之。” 参见:○顽廉懦立
见“顽廉懦立”。清·汪琬《乡饮宾邵公墓表》:“顾尝仰公之遗风流韵,谓可以廉顽立懦也。”
骊颔珠去:
比喻丧子。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诗: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参见:○探骊获珠
历史典故谓通过感化使人弃恶从善。明宋濂《题矫斋记后》: “先生杨文靖公之弟子也,立朝大节,足以廉顽立懦,故文公以刚毅近仁称之。” 参见:○顽廉懦立
见“顽廉懦立”。清·汪琬《乡饮宾邵公墓表》:“顾尝仰公之遗风流韵,谓可以廉顽立懦也。”
骊颔珠去:
比喻丧子。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诗: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参见:○探骊获珠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