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束手待毙】束手待毙解释,束手待毙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束手待毙】束手待毙解释,束手待毙来历出处


束手:自缚其手。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危难时不想方设法,坐等败亡。《封神演义》九四回:“今天下诸侯会兵至此,眼见灭国,无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毙而已。”茅盾《子夜》二:“难道我们就此束手待毙么?不!我们还要拼一下呢!”亦作“敛手待毙”。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三四回:“天下哪有敛手待毙的?”亦作“束手就毙”。宋.洪迈《容斋随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亦作“束手待死”。《三国演义》一○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隋唐演义》九四回:“庆绪道:‘愿先生早示良策,我必不肯束手待死。’”


连动 毙,死。捆起手来等待死亡。语本《史记·春申君列传》:“父子老弱,系脰束手为群虏者,相及于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毙耶?”蔡东藩《前汉演义》:“灌夫想要告诉田蚡,无从得出,只好束手待毙。”△多用于描写毫无办法。→束手就擒 坐以待毙 引颈就戮 ↔困兽犹斗 垂死挣扎 决一死战死里逃生。也作“束手受毙”、“束手待死”、“束手就毙”、“束手就殪”、“敛手待毙”。

  • 【束手】: 1 2 捆住了手,比喻毫无办法束手无策3 指不抵抗;投降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 【待毙】: 见“ 待弊 ”。

  • 天网:

    文选卷四十二曹子建(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唐.李善注:“崔寔本论曰:‘举弥天之网,以罗海内之雄。”天网


    历史典故【束手待毙】束手待毙解释,束手待毙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火焚祆庙】火焚祆庙解释,火焚祆庙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火焚祆庙】火焚祆庙解释,火焚祆庙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火焚祆庙】火焚祆庙解释,火焚祆庙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束手待毙】束手待毙解释,束手待毙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解释,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解释,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解释,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束手待毙】束手待毙解释,束手待毙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陈皇后】陈皇后解释,陈皇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陈皇后】陈皇后解释,陈皇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陈皇后】陈皇后解释,陈皇后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束手待毙】束手待毙解释,束手待毙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软钉子】软钉子解释,软钉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软钉子】软钉子解释,软钉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软钉子】软钉子解释,软钉子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束手待毙】束手待毙解释,束手待毙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禹汤】禹汤解释,禹汤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禹汤】禹汤解释,禹汤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禹汤】禹汤解释,禹汤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束手待毙】束手待毙解释,束手待毙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韬神晦迹】韬神晦迹解释,韬神晦迹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韬神晦迹】韬神晦迹解释,韬神晦迹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韬神晦迹】韬神晦迹解释,韬神晦迹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