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羞耻。格:纠正,匡正。指人有知耻之心且能匡正令人羞耻的言行。《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并列 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遵行正道。语出《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诸凡国法,治人身恶之既形者,制其滋蔓之多,必先教以天条,而后齐以国法,固非不教而杀矣,亦必有耻且格尔。”△褒义。用于指人能自我检点、自觉遵守法度。
头白哀吟:
源见“白头吟”。形容女子被抛弃的哀怨之情。元 吴景奎春思诗:“许身肯作王孙女,头白哀吟对马卿。”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