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居父母之丧的礼节。《左传.襄公十七年》:“居倚庐,寝苫枕草。”又作“寝苫枕块”。苫( ㄕㄢ shān 山):草垫。枕草:以草把为枕。枕块:以土块为枕。寝苫是哀亲之在草,枕块则哀亲之在土。
见“寝苫枕块”。《左传·襄公十七年》:“居倚庐,寝苫枕草。”
虞翻南海:
谓遭贬流放边陲。清张问陶春日有感诗: “虞翻南海无知己,贾谊西京未上书。” 参见:○虞仲翔
历史典故古时居父母之丧的礼节。《左传.襄公十七年》:“居倚庐,寝苫枕草。”又作“寝苫枕块”。苫( ㄕㄢ shān 山):草垫。枕草:以草把为枕。枕块:以土块为枕。寝苫是哀亲之在草,枕块则哀亲之在土。
见“寝苫枕块”。《左传·襄公十七年》:“居倚庐,寝苫枕草。”
虞翻南海:
谓遭贬流放边陲。清张问陶春日有感诗: “虞翻南海无知己,贾谊西京未上书。” 参见:○虞仲翔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