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东都城中,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元河南志》 载: 洛水东流经尚善、旌善二坊之北,南溢为魏王池。“与洛水隔堤,初建都筑堤,壅水北流,余水停成此池,下与洛水潜通,深处至数顷,水鸟翔泳,荷芰翻复,为都城之胜。贞观中以赐魏王泰,故号为魏王池”。《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 魏王池 “在洛阳县。洛水溢而为池,为都城之胜。唐贞观中,以赐魏王泰,故名”。唐韩愈 《东都遇春》: “有船魏王池,往往纵孤咏。”
磨山:
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茫砀山。资治通鉴:唐咸通九年 868,庞勋据徐州,“宋州东有磨山,民逃匿其上,勋遣其将张玄稔围之。会旱,山泉绝,数万口皆渴死”。方舆纪要 卷50永城县: 磨山“在县东北。砀山之别阜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