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在海南省东方市南部。属板桥镇。人口 1520。清嘉庆年间建村,居民由儋县移居。初名那质坡,后改称文质,取意“文雅有礼”。产稻、甘薯、花生、甘蔗。三亚—石碌铁路、225国道经此。1937年始为革命根据地。
下田:
村名。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中部。属三门坡镇。人口250。因北、西、南三面为下田洋环抱,故名。产稻、橡胶、菠萝、胡椒等。盛产荔枝、龙眼、黄皮、波罗蜜等。有竹器加工等副业。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人才辈出。
历史地名村名。在海南省东方市南部。属板桥镇。人口 1520。清嘉庆年间建村,居民由儋县移居。初名那质坡,后改称文质,取意“文雅有礼”。产稻、甘薯、花生、甘蔗。三亚—石碌铁路、225国道经此。1937年始为革命根据地。
下田:
村名。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中部。属三门坡镇。人口250。因北、西、南三面为下田洋环抱,故名。产稻、橡胶、菠萝、胡椒等。盛产荔枝、龙眼、黄皮、波罗蜜等。有竹器加工等副业。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人才辈出。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