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反对武王灭商,耻食周粟,逃到首南山而饿死,封建时代被誉为高士。跖:春秋末期奴隶起义的领袖,被诬为强盗。早晨还是像伯夷一样有操行的人,晚上却变成盗跖一样的坏人。指人品变化极大。语本宋.陈亮《与应仲实》:“仁于我何常之有!朝可夷而暮可跖也;不仁于我亦何常之有!朝可跖而暮可夷也。”
并列 早晨被誉为伯夷,晚上被贬作盗跖。形容毁誉不定。明·沈德符《野获编·工部·邵上葵工部》:“邵之两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一人之身,朝夷暮跖,亦可以观世变矣。”△贬义。多用于论人议事方面。
流涎曲车:
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到酒泉。”后以“流涎曲车”形容酒徒对酒之贪。宋 王之道浣溪沙词:“体粟须烦鼎力苏,流涎正值曲盈车。”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