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安身为乐】安身为乐解释,安身为乐来历出处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仆得曝背乎陇献之中,诵颜氏之簞瓢,詠原宪之蓬户,时翱翔於林泽,与沮、溺之等俦,听玄猿之悲吟,察鹤鸣於九皋,安身为乐,无忧为福,处空虚之名,居不灵之龟,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秦宓乃蜀知名学士,他在给王商的书信中阐述了自己达观处世的思想方法,强调“安身为乐,无忧为福。”后用为隐退乐观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九《湖上夜归》诗:“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


主谓 身子安康就是快乐。《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用于描写健康。 →自得其乐 ↔忧能伤人

  • 【安身】: 1 ∶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指在困难条件下无处安身2 ∶在某处躲避敌人四处搜捕抓人,我们只得在破庙里安身
  • 【为乐】: 奏乐。论语·述而:“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何晏 集解引 王肃 曰:“为,作也。” 皇侃 义疏:“为,犹奏也。”作乐,取乐。后汉书·灵帝纪:“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 南朝宋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含歌揽涕恆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薛用弱 集异记·徐智通:“明晨何以为乐?”

  • 顶门立户:

    支撑门户。谓独立成家。吴组缃山洪三:“三官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浩然机灵鬼:“还没成人,就叫他自己顶门立户,自己奔日子。” 并列 指独立成家,支撑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