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元年 (581) 改楚州置,治所在巴县(今四川重庆市)。《元和志》 卷33: 渝州 “因渝水为名”。大业三年 (607) 改为巴郡。唐武德元年 (618)复改为渝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南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渝州。辖境相当今四川重庆、江津、璧山、永川等市县地。崇宁元年 (1102) 改为恭州。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楚州置,治巴县(今重庆市)。“因渝水为名”(《元和郡县志》)。辖境相当今重庆市江北、涪陵、长寿、巴南区及璧山、永川、江津、南川、武隆等市县地。大业初改为巴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渝州,并分置涪州,辖境缩小。仅有今重庆市江北巴南区和江津、璧山、永川等市县地。天宝初改为南平郡,乾元初复为渝州。宋属夔州路。崇宁元年(1102年)改为恭州。
岑江: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清一统志·郁林州:岑江“在兴业县南八里。源出葵山之东南,流经县城东,名通济江,汇慕思江。水绕县东南,分二流:一经县城南曰通津江;一西南流,经县南八里,曰岑江。皆西流入龙穿江”。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