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谓随心愿行事而顺利地达到目的。清程麟《此中人语·守节》: “观此可见守节之难,所以朝廷不设再谯之禁, 与其慕虚名而贻中羞, 不若径行直遂之为愈也。” ●《礼记·檀弓下》: “有直情而径行风者,戎狄之道也。” 孔子弟子子游在谈及先生制礼时说,礼应有节,贤者俯而就之,不有者企而及之。若过于情,径率而行,或哀或不哀,漫无节制,这便是边远民族的道行,不符合中国礼义。
见“径情直遂”。清·程麟《此中人语·守节》:“与其慕虚名而贻中冓羞,不若径行直遂之为愈也。”
【径行】: 1.任性而行。礼记·檀弓下:“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孔颖达 疏:“谓直肆己情而径行也。” 元刘祁 归潜志卷三:“ 飞伯 径行不设机,久之为其下所忌。”2.犹径自。花月痕第一回:“先生自知甚明,教人也还踏实,只是将情字径行抹煞。” 郭沫若 天地玄黄·序<美术考古一世纪>:“但不料原书寄到了,而校样却没有寄我校对,便径行出版了。”小路与大道。孙膑兵法·积疏:“积
【直遂】: 1.直的通道。 唐柳宗元 骂尸虫文:“以淫諛諂诬为族类,以中正和平为罪疾;以通行直遂为颠蹶,以逆施反鬭为安佚。”2.谓直接达到目的;顺利获得成功。 唐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年少气鋭,不识几微,不知当否,但欲一心直遂,果陷刑法。” 毛6*泽6*东 论持久战:“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3.谓直截表达。 清吴乔 答万季埜诗问:“ 唐 诗亦有直遂者,何以独咎 宋 人?” 李元洛 诗的意
激清:
同“激浊扬清”。唐 李白上留田行:“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宋 范仲淹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公之旨也,岂徒正尔之名,盖将成尔之德,激清学校。”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