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后以“敬而远之”表示尊敬而不亲近。隋 王通《中说.天地》:“陈叔达问事鬼神之道,子曰:敬而远之。”
偏正 尊敬对方,却不愿亲近。语本《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至于你们洋人的神嘛,朕只能敬而远之。”△常用于不得罪某人,也不与其接近。→不即不离 若即若离 ↔如胶似漆 祭神如神在
臼杵之交:
东观汉记•吴祐传:“公沙穆秋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凭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