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竹枝词。源出巴歌。古时巴人于欢会时以竹枝击鼓,且歌且舞,故名。始称其名者为唐人顾况:“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唐刘禹锡于贞元中在沅湘创新体,成七言绝句,咏风土人情及民间生活情趣。后世学者将其体列入全唐诗之杂体类,将其乐列入唐乐府之清平乐。隋唐至清,文人效其体裁而作,演为十四字二句、二十八字四句两体。因其源于巴歌,故又称“巴渝词”。明清之际,土家族文人多习擅之,以寄其乡土情思。
昂昂溪遗址:
东北地区以细石器为特点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黑龙江齐齐哈尔西南的昂昂溪镇。1930年试掘,出土细石器、骨器、陶片等,又发现墓葬两座,随葬手制、灰褐色、火候低、饰有绳纹或划纹的陶缽与陶罐,以及石斧、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