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镇鹏城村。大鹏千户所置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洪武二十七年筑城,“内外砌以砖石。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周围三百二十五丈六尺,高一丈八尺”,有门楼、敌楼、护城河等。清代屡有修葺。城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城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分别为东门街、南门街和正街,主要建筑有左营署、参将府、守备署、军装局、火药局、关帝庙、赵公祠、天后庙等。原有格局基本保留,东、西、南三城门仍保存完好。城内现存主要建筑物有振威将军第、刘起龙将军第等,建筑规模宏伟,保存完好。大鹏所城原为防御海盗、倭寇侵扰而设,清初为大鹏所防守营,康熙年间改为大鹏水师营,为管辖珠江外洋东部海路的海防军事机构。海上要塞设有九汛,后又增建南头、大屿山等四座炮台。鸦片战争期间,在抗击英国侵略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布固图河:
即布古什河。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流入斋桑泊。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布古什河亦曰布固图河。乾隆二十三年,副都统唐公喀禄偕厄鲁特散秩大臣和硕齐率兵追捕土尔扈特台吉舍稜至布固图河。”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