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俄罗斯赤塔州东南格尔必齐河,为石勒喀河小支流。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 中俄 《尼布楚条约》 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 在格尔必齐河注入石勒喀河处建分界石碑,黑龙江将军每年派官兵巡查边界。咸丰八年 (1858) 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被俄割占。
又称郭尔毕擦河。在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尼布楚)东北卓尔纳河附近,自北向南流入石勒喀河。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此河及河源以东外兴安岭为两国东段国界。
衙县:
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四十里南彭衙村、北彭衙村。东汉永初五年 111曾徙上郡治此。后废。西晋惠帝时复置。寻省。 古县名。本春秋秦彭衙邑。西汉置县,治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南、北彭衙村一
历史地名